读《什么是微课程教学法》感悟五
董妍
微课程教学法是关于微课程教学实践的教学法,因此微课程教学法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往往包括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有利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微课程教学法与微课程在结构上是一致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构成了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任务单”的质量决定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微型教学视频设计的方向与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策略与方法,在三大模块中起着灵魂的作用。配套学习资源是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始的,当自主学习达到“精熟”或接近“精熟”的时候,“教”就多余了,而应该将教师角色转变为“导”。
三大模块突出了“导学一体”的特点。
微课程教学法的定于与微课程的定义有相同之处,都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法方法。宗旨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师生和生生互动、关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渗入推进课堂改革,实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和课内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学习是指学生在家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达到精熟或者基本精熟。学生大致达到差不多的学习基础。课内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为标志的协作探究、“展示—质疑—阐释”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评论